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

人質事件

馬尼拉人質事件開始時,是美國時間晚上。睡醒後看新聞,才知道驚心動魄的悲劇發生了。沒有與香港人實時經歴那份關注、憤怒、無奈、哀傷,不過,身為傳媒人,多多少少也可以想像得到這段經歴如何掀動人心。

一整個星期,我在哈佛大學參加著各種迎新活動,心情矛盾而不知如何控制面部表情﹔為自己終於開始訪問學人的生活而興高采烈,仿彿有負香港那份殤,可是總不可能哭喪著臉,場合時間都不對。

第一天,我與一些同學談到人質事件,沒有人聽說過或看過報道(即使CNN不停直播馬尼拉現場情況)﹔知悉後,都只是輕嘆幾聲,虚應一下,話題便無法延續下去。

第二天,我改變了一下話題,談到一些香港記者向受害著家屬發問愚蠢問題。畢竟這裡的都是記者,理應有興趣討論一下這種新聞現象。可是,同學又是隨便發表了一些意見,然後走開了。

一個解釋是,同學放下工作飄洋過海來到美利堅享受校園生活,探討傳媒生態太沉重了。另一個可能性是,在「切膚之痛」這個普世價值下,誰又會對別國別處人民受苦受難掏出真心?

香港人經常被批評眼光短淺,只見到自己眼中的芝麻綠豆事,旁觀他人的痛苦不痛不癢﹔天底下各種悲劇每日上演,死的人更多、更矚目驚心的慘劇,香港人總是無動於衷。於是,一些有識之士、時事評論員立下結論,香港人沒有國際觀。

可是,中國人有所謂切膚之痛,切膚程度越深,傷痛亦越沉重,這豈非人之常情?為何香港人為八個受害香港人呼天搶地,會被視之為「大香港」主意?

試問在美國哈佛大學這裡,有多少人看了CNN的報道,會感到同等的傷痛?八個人在鏡頭下被處決了,總不能算是芝麻綠豆事吧!我們又能否因此斷言說哈佛大學的學生沒有國際視野?

抑或,所謂「國際」視野,其實是指以美國為中心的「國際」,對美國外交戰略、經濟布局沒有多少關係的地方,根本稱不上「國際」?既不屬「國際」,不屑一顧也是理所當然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